close

(2)1.jpg    

懷舊(nostalgia)這個名詞原指思鄉之愁,表達的是當時士兵出征在外對家鄉的熱烈懷想。
但到了現在,「懷舊」彷彿成了帶點感傷意味的憧憬——明知不可能,
卻依然渴望體驗記憶中的某段快樂時光。

 

 

(4)1.jpg  

清乾隆年間的詩人楊米人寫過北方小吃的《都門竹枝詞》內有“才吃茶湯又麵茶”之句,可見麵茶歷史悠久。
麵茶是用一個大口的淺碗,裝上糜子面做的濃粥,表面撒上厚厚的一層芝麻、麻醬、花椒鹽等作料,
食用時用勺將粥和作料一起喝,味道鹹香,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小吃。
傳統麵茶的作法,是將豬油炒熱後加入高筋麵粉炒半熟,
再加入油蔥、芝麻、糖等配料,以文火慢炒,避免燒焦,費時約2個小時才告完成。
由於製作過程費時,且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,麵茶文化已走入歷史。熱騰騰的麵茶或太白粉可是回憶兒時的懷舊小吃。

 

 

 

(8)1.jpg  

什麼是浮水皂? 浮水皂使用的材料是各種天然植物萃取的油脂,與來自大海的鹼經過物理變化所產生的產物。
這種產品的油酸與鹼中和成皂,富含天然油脂的甘油,讓我們在清潔皮膚的同時,也有甘油的保濕呵護。
浮水皂因為製作手法的關係,裡面有很多細小的氣泡,所以讓香皂本身比水的質量要輕,因此才叫做浮水皂。

 

 

 

(10)1.jpg  

爆米香,是台灣道地的傳統美食小吃。
米香,又稱米通 、米芳(閩南語:Bí-phang),是中國南方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、日本、印度
以及許多世界其他地區常見之零嘴及小吃,類似玉米花,但通常混合糖漿冷卻後製成餅狀。
米香可搭配其它食品一起製作,例如:花生、芝麻、魚乾、南瓜子、海苔、葡萄乾……等食材混入,
完成後,再淋上熱糖漿即可。米香的形狀視模具而定,由於板狀米香易於切成長條狀,
通常會用滾刀或菜刀切成小方塊,利於裝取食用,若是圓形米香,
則視外形大小做為何用途:大可當禮餅贈予,小可做甜點、零食食用。

 

 

 

(12)1.jpg  

米香的材料是稻米,放入壓力爐內,滾動壓力爐進行加熱,在熟化過程,米粒便逐漸膨脹,
當壓力爐打開前,會先將爐內壓力洩放,因此產生爆炸聲響。
這現象在台灣烹煮米香的小販,會在壓力爐打開前,用閩南語口音喊:「要爆啊!」,
所以被稱作爆米香(閩南語:pōng-bí-phang),或是寫作砰米芳、磅米花。

 

 

 

(14)1.jpg  

中國第一隻郵筒,約在清朝光緒二十三年(1897年),即中國發行第一枚郵票(1878年)後19年,
才有正式郵筒出現,之前投寄信件是用木箱盛載。郵筒為墨綠色,筒頂印有金色雙龍戲珠,
圓形單柱有凹坑紋,外形獨特。

 

 

 

(16)1.jpg  

下馱 (geta)是日本傳統的鞋子,俗稱下踏,其名來自中古音「屐屜」,常稱作木屐,使用於室外。
台灣曾經受日本統治長達50年之久,有些許的日本文化就此流入台灣本土。
早期的日本人於生活物資需求上以輕鬆、方便及美觀為主,因而發明許多巧思物品,其中木屐便是其中之一。
早期的台灣人在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之下,也漸漸開始穿上木屐。

 

 

 

(18).jpg  

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、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。
歌仔戲以摻雜文言文的臺語為主,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,
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,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。

 

 

(20).jpg  

歌仔戲又稱歌仔、歌戲、歌子戲或歌崽戲。又屬「歌仔戲」一詞在民間最為流行,接受程度最高。
2009年申報為「臺灣文化資產」時便是以「歌仔戲」一詞送交申請。「歌仔」有小曲、民歌的意思。
歌仔戲三個字,皆有其臺語含意;「仔」意義同「子」,如桌仔、杯仔、帽仔等。
臺語中都以「啊」的語音,表示國語的「子」。例如「桌啊」,即「桌子」。
僅歌子戲因國語字誤用為「歌仔劇」,而成為慣用詞)。中華民國政府明訂發音;臺羅拼音:kua-a hì。
過去傳統民間戲劇流行的原因是「演戲謝神」,和宗教儀式有很大的關連性,而非
純粹的表演藝術,例如廟口謝神。所以,早期民間最普遍的娛樂就是看歌仔戲。

 

 

(22).jpg  

泉州人流行的是南管,府城、鹿港、艋舺都是泉州人,不太流行歌仔,
漳州人流行的是歌仔,隨著移民播遷,南管和歌仔都來到台灣。
宜蘭有百分之九十三是漳州人,且由於宜蘭三面環山的地形,與世隔絕,所以能保有標準的漳州腔。
而保存良好的泉州腔則在鹿港。在宜蘭的歌仔加上車鼓的身段動作就成為我們所看到的歌仔戲。

 

 

(24).jpg  

歌仔戲最早期並不稱為歌仔戲,叫做「本地歌仔」。
台灣有許多戲劇都是大陸傳過來的,如南管、北管、魁儡戲、布袋戲、車鼓等。
因為宜蘭是漳州人的大本營,發源歌仔戲,這也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劇,
所以,最能代表台灣的民俗特色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攝於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~ 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