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01).jpg  

廟會,又稱為廟市或節場,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,進行祭神、娛樂和購物等活動,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。

 

 

 

(2).jpg  

 

(3).jpg  

廟會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形式之一,反映著民眾的心理和習慣。從名稱即可得知廟會這一風俗與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,它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、完善和普及起來的。

 

 

 

(4).jpg  

 

(5).jpg  

最初的廟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。為了求得祖先及神靈的保佑,先民們選擇了在宮殿或房舍里通過供奉與祭祀的方式,與之進行對話。每逢祭祀之日,為渲染氣氛,人們還會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,即社戲,也稱廟會戲,廟會便由此形成。

 

 

 

(6).jpg  

 

(7).jpg  

 

(9).jpg  

 

(10).jpg  

 

(11).jpg  

在廟會活動中、除各廟宇神轎外,會有儀仗、藝閣、陣頭,常綿延數公里之長。各藝閣、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,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眾組織而成。

 

 

 

(12).jpg  

 

(13).jpg  

 

(14).jpg  

 

(15).jpg  

 

(17).jpg  

台灣的廟會非常之盛,大小廟宇逢神明誕辰、成道日,一年到頭都有不同規模的繞境、進香、刈香等祈福活動。廟會遶境的區域,往往呈現該廟宇的祭祀圈或信仰,而分靈廟回祖廟或庄廟前往人群廟進香,則代表不同廟宇的互動關係。

 

 

 

(21).jpg  

廟會中七爺八爺的身影往往是最受矚目的,七爺白袍高帽,臉畫「白底黑蝙蝠」,手持魚枷;八爺黑衣圓帽,臉畫「黝黑白睛」,手握方牌,上書「善惡分明」。而七爺的沈穩和八爺的活潑,也往往令人映像深刻。

 

 

 

(16).jpg  

 

(18).jpg  

 

(19).jpg  

相傳七爺的名字叫范無救,八爺則叫謝必安,二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一同在衙門裡當差。有一天,當他們一同趕往鄰縣辦事途中,突然下起了雨,於是謝必安準備前往鄰近農家借傘請范無救則在橋下等待。誰知道等謝必安走後,溪水突然暴漲,范無救為了怕謝必安找不到他,為了信守約定,不肯離開,後來被洪水沖走了。當謝必安帶著雨傘趕到後,發現好友已經被水淹死,非常傷心,便在樹下上吊自殺,死時口吐舌頭。上天知道了他們二人深厚的感情,便敕封他們為神將,在城隍爺旁負責捉拿壞人的工作。

 

 

 

(23).jpg  

 

(24).jpg  

 

(25).jpg  

 

(26).jpg  

 

(21).jpg  (22).jpg  

謝必安(七爺),就是酬謝神明則必安的意思,范無救(八爺),就是犯法的人無救之意。在台灣廟會的隊伍中,時常會看見一對高高矮矮的神像,踏著奇怪的步伐,搖搖擺擺地走著。矮的名就叫八爺,因為他的臉是黑赤色的,手上又拿著鐵鍊,所以又叫「赤爺」,而高的名叫七爺,因為臉色很白,舌頭很長,手上拿著出毛扇,而且又揹著雨傘,所以又叫白爺,因此也才有「黑白無常」的稱呼。

 

 

 

(27).jpg  

 

最後八爺要奉勸各位…

 

善事可作,惡事莫為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